各位二级学院、科研机构:
绵阳市科技局发布了《关于申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的通知》,指南包含四个申报类型,请符合申报条件的科研团队、项目申报人认真阅读申报指南,积极组织申报工作:
(一)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需经校内择优评审推荐上报,项目申报人须在2025年4月10日17时前将申报书(一式三份)提交至科技处项目科,逾期将视为自动放弃推荐资格。
支持在绵科研机构、高校、医疗机构在自然科学领域内自主选题、自由探索。重点支持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等学科以及低空经济、核技术、激光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
1.资金支持方式和支持额度:通过竞争立项,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单个项目支持经费30万元
2.申报条件:
(1)申报项目应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不支持技术研发、示范推广项目;
(2)项目负责人须承担过省级及以上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科研项目;
(3)项目限额推荐:我校限择优推荐5项。
(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支持我市具有科研基础和研发能力的各类创新平台(基地)提升科研条件能力,重点支持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研发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以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等。支持涪江实验室围绕新兴核素及药物、先进核医疗装备、核医疗设备和新型核药的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等重点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资金支持方式和支持额度:通过竞争立项,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单个项目支持经费不低于100万元。
2.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具有良好的资金筹措能力,2024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应达到800万元以上;
(2)转化成果须是2020年1月1日以后(生物医药成果可放宽至2017年1月1日以后)取得的发明专利(含国际PCT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或获市级及以上科技奖励的科技成果或取得特殊行业准入证书.
(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重点支持在绵企业围绕低空经济、核技术、激光技术、航空航天、先进材料、新型显示等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以及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等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活动,加快推动产业建圈强链。优先支持绵阳市“十大科技进展”转化项目。
1.资金支持方式和支持额度:通过竞争立项,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每项支持不低于100万元。
2.申报条件和要求:
(1)申报单位具有良好的资金筹措能力,2024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应达到800万元以上
(2)转化成果须是2020年1月1日以后(生物医药成果可放宽至2017年1月1日以后)取得的发明专利(含国际PCT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或获市级及以上科技奖励的科技成果或取得特殊行业准入证书。
(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1.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在绵创新主体围绕低空经济、核技术、激光技术、航空航天、先进材料、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现代农业、防灾减灾、社会治理、科技安全、生命健康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科技型企业开展跨区域研发合作,助力产业建圈强链,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
(1)资金支持方式和支持额度:通过竞争立项,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单个项目支持经费不低于100万元。
(2)申报条件和要求:申报单位为企业的,应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省级备案瞪羚企业或评价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聚焦打造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重点支持行业垂直模型、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智能无人机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资金支持方式和支持额度:通过竞争立项,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每项支持不低于100万元。
(2)申报条件和要求:由市级人工智能产业主要承载地,科技城人工智能学院、人形机器人创新联合体、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低空经济技术研究院、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推荐申报。
详细申报通知和指南请见绵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申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的通知_通知公告_绵阳市科学技术局
附件1 项目申报指南
科学技术处
202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