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雅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钱志熙先生作客太白讲坛(第60期),在厚德楼247作“绝句的渊源和盛唐绝句艺术”主题讲座。全校师生代表200余人到场聆听,文史学院院长杨观教授主持。
钱教授首先深入剖析了绝句的渊源。他指出,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其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晋宋以后,受民间歌谣影响,大量五言四句的小诗出现。齐梁以后,四句一绝成为诗的规格,并被赋予“绝”的名称。唐前绝句主要有汉古绝句、吴声短歌及南北朝时期的文人绝句等。而唐人绝句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钱教授阐述了盛唐绝句艺术的特点与成就,并以相关诗人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方面,盛唐五言绝句恢复了绝句短篇抒情歌诗的体性,并广泛汲取诗骚以来的抒情诗传统,创造出情真、调古的艺术风格。而盛唐的七绝摆脱了初唐应制和无寄托咏物的作风,诗人用七绝来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盛唐七绝还克服了体裁和历史的障碍,创造性地继承了汉乐府和南北朝乐府反映社会事象的传统,并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诗乐结合的优秀传统。
钱教授还通过对李白、王昌龄等诗人的七绝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分析了盛唐绝句在语言运用、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高超技巧。他强调,盛唐绝句以其自然本真、简洁明快的语言,创造出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达到了美学风格上的整体性与圆满性。
人物链接
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博雅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古代文体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精品课程“古代文学课”主持人。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刘禹锡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学术部主任等。
(来源:文学与历史学院,图文:吴正阳 葛煜彤,审核:杨观)